杨士进: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 ——生态发展、学校企业与师资培训

第五届全球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暨产教城融合发展论坛纪实

2018年11月3日至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指导、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支持、中关村中科创新创业教育基金会主办、北京中科创大创新创业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全球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暨产教城融合发展论坛”在陕西省汉中市隆重举行。“全球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是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高端品牌论坛之一,也是海内外知名高校和行业企业广泛参与,促进创新创业的国际性盛会。

本届论坛主题为“产教融合促进城市发展”。来自约500所高校的120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200多名来自政府、研究院、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和媒体的代表,总计约1500人出席了论坛。

台湾国际创新创业发展协会秘书长杨士进通过演讲,给大家分享了在创新创业教育这个新时代下,高校、社会、企业等各方如何开展创新教育。谈及创新创业的教育和引导,他提到:开始的策略是很重要的,从策略当中找资源,从策略当中找机会。把顶层战略设计规划好,在创新创业教育当中的推广就会顺畅。

杨士进强调,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升级,重点在于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为发展主轴。

以下为分享实录:

今天难得有这个机会来到汉中,这几年从台湾到大陆来了很多次,这是我第一次来汉中,一个非常好的地方。

今天跟各位来做报告,有关于全球创新创业论坛,跟各位分享一下今天的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刚刚也听到胥和平主任提到科技成果转化,我用20分钟的时间来跟各位交流一下,从创新创业教育这个新时代,我们大概还有哪些创新的方式可以做。在创新教育方面,有哪些创新的方式,在新时代有哪些可以交流。一个是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是怎么样的,在这个生态当中我们有哪些可以做创新。第二部分是学校企业,在这边叫校企。我们现在在高校里面有非常多的成果转化,怎么样把它变成商业化。在这个部分我们刚好有一些资源可以跟各位分享。另外就是师资培训,我们需要更多的教师,欧美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师资。今天利用这个机会跟各位分享我们的师资培训,我们看到很多评审评委都是创投,都是创业导师。但是这些创投和创业导师怎么培训,所以我多年来帮教授、老师、创投做培训,让他们有机制可以做。

跟各位分享一下,在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我们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可以创新,学校企业怎么做,也跟各位分享我们怎么做师资培训,希望把这三个元素带到国内,带到高校,跟各位做一些交流分享。

我本身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大概20多年,自己也在企业、学校,同时也在创新创业工作做服务。我在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十几年,也在辅导企业,辅导台商。希望能够运用这些经验和各位做交流,同时我也在一些国内外的企业做专业经理人,同时自己也创办了几个企业。我也是一个创业家,自己也投资了几个公司,也在学校里面任教,希望把这些资源能够辅导团队,尤其是有一些创新创业团队要做发展。

首先要谈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我们叫做所有的计划都会改变,一般来讲我们在做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要一点就是策略。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我们从策略开始,因为创新创业所有都会变,既然会变,一开始的策略是很重要的,我们从策略当中找资源,从策略当中找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把双创做好。也跟各位分享一下整个创新创业生态的发展,所谓的构想机会。这个是我们在做创新创业的模式,重点讲策略。策略跟我们趋势有关,所以在策略当中常常会提到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就是把顶层战略设计规划好,创新创业教育当中的推广就会顺畅。刚才我们也特别提到这些成果,科技转化如果没有包装,没有好的计划,是不容易发扬放大,所以非常重要一点就是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创新创业的资源。简单跟各位分享三创,创意、创新、创造。我们把创造当做很重要的元素。我们把这些三创、四创、五创做成创新创业教育,也做了一些定义。这边给各位参考什么叫做创意,什么叫做创新,我们从定义开始,创意开什么课程,创造开什么课程。为什么谈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为什么通过竞赛,我们这个竞赛分三种竞赛,一种竞赛是科研转化的竞赛,到底科研项目是不是符合未来趋势的需求,这个部分需要引导,不是所有实验室的东西都跟企业能够对接。所以我们只有做科研竞赛,把世界连接起来。还有黑客松,我们没有外界资源的专家业者来学校里面带着教授老师和实验室,黑客松是从欧美发现的,效果很好,所以台湾这十几年都在做这个竞赛。同时也透过这个TADA,通过不同的创新来协助学校里面做发展。再来就是竞赛,新时代的竞赛我们现在规模做得很大,也做的很精致。美国在十年前怎么做,现在怎么做,就是创新创业竞赛。这是一个基本的生态链,所有相关的竞赛,包括国际的竞赛,台湾的竞赛,两岸的竞赛,还有三个礼拜前在厦门大学办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四创就是创客,很多人把创客只当做一个工具,我们今天思考一下创客怎么样变成一个商业模式。创客在欧美已经多年,我们在台湾有一所大学叫做创业型大学,我们花了整整八年时间协助这所大学,叫做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这个学校在八年前就成为台湾的创业型大学,同时我们非常鼓励,希望能够协助,一些学校不见得一定都是一线的大学,但是会成为一个创新创业型的大学。关于创客的方向和方法,不是只有硬件,还有软件,还有文化,尤其是文化。创客是一种文化,怎么样把创客的文化氛围带进来,它的流程是怎么样,后面怎么样形成商品化。能不能创业,能不能商品化,这个需要和市场连接。这后面有精神,怎么样把创客做好,而不是只是把一个实验室,一个设备做好。如果有机会,非常乐意跟各位交流怎么样能够把创客做得好,而且创客方案做得好。创客其实就是一个小的实验室,在台湾,我们非常多的创客方案,不是比大,而是比社区型,可能类似一个咖啡屋一样。既然是科技创新,我们做的非常多的人工智慧植入在系统里面,所以我们也提出一个叫做人工智慧AI+互联网LOT,我们变成AloT,工业4.0,或者中国制造2025。不是买新的设备,不是把设备转换成工业智能化,所以我们提了一个工业3.5。我们创客的方案整合了一套专门给AI的创客方案,这是创客方案的设备,半导体做的不错。我们做未来的发展,机器人以后怎么发展,变成学校的创新创业创客方案,相关的设备在用。这个是我们在做组织国际创新创业发展协会,从1999年就开始做创新创业做到现在。这里面是竞赛、创业培训,同时做了很多辅导。这些是我们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当中,怎么样从高校里面做辅导,怎么样对教师老师做辅导,对学生进行比赛。当中要分享的是B6,产业创业学院。我们慢慢会进入到一个阶段,每一个学校有一个特色,这个特色叫做产业化,所以我们这几年也有一个大学里面,一个大学一个特色,一个大学一个专业,跟我们现在所谓的双一流有一些连接,我们推了一个产业创业学院。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我们帮助他们规划了一个专门做人工智慧的学院。我们在2011年就办交大创业竞赛,武汉创业一条街,在杭州在厦门举办创业大赛。我们多年来在承接两岸的青年创业大赛,做创新创业的教育辅导。深圳的职业国际论坛,每一年也办上海海峡两岸创业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本身来讲就是一个平台。

再来跟各位分享学校企业。刚才也提到学校企业里面的发展,学校企业的商品化,商业化跟事业化。最近我们在做创新创业教育当中,一个重点就是怎么从所在地,城市的发展,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做成一个主轴。在这边我们做的一个叫做社会企业,怎么样用企业组织解决商业问题,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把这些资源,尤其怎么把欧美的经验转化到国内的创新创业的方法。

最后跟各位分享一下工业4.0里面的发展,其实我们很多设备根本不适合工业4.0,企业不愿意做工业4.0,所以我们做工业3.5,这都是从学校里面的团队出来,我们把它规划成一个创客方案,提供到企业去,发现自然和企业结合在一起。

最后跟各位分享,大势不可违,随波不逐流,生态不破坏,创业不间断,谢谢各位!

(来源:米库创业)

© 2017 Coolsite360-上海意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