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产教融合模式下的AI人才培养

第五届全球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暨产教城融合发展论坛纪实

2018年11月3日至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指导、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支持、中关村中科创新创业教育基金会主办、北京中科创大创新创业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全球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暨产教城融合发展论坛”在陕西省汉中市隆重举行。“全球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是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高端品牌论坛之一,也是海内外知名高校和行业企业广泛参与,促进创新创业的国际性盛会。

本届论坛主题为“产教融合促进城市发展”。来自约500所高校的120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200多名来自政府、研究院、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和媒体的代表,总计约1500人出席了论坛。

在本届论坛中,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深度解析国家政策,中国教育学会全程指导,上百位大学校领导参与,举办多场校长和企业代表圆桌论坛,为产教城融合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各界大咖云集,观点高屋建瓴,听者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科大讯飞轮值总裁陈涛现场进行了题为《产教融合模式下的AI人才培养》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像远程医疗技术在前一段时间非常流行一样,当下,很多教育资源是通过网络的方式把优秀的老师,以在线上课的方式与学生建立起联系。但是无论从教育还是医疗,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是对优质资源的需求。

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学习顶尖专家知识,把优质资源可以复制的技术。在工业革命时代,我们是把我们的体力劳动进行了替代,在信息时代,我们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信息获知的距离,使得信息的不对称性进一步缩减。在人工智能领域,包括基因、生命等等很多问题应该是要交给强人工智能,未来的强人工智能可以破除人的学习的瓶颈、记忆的瓶颈、算力的瓶颈,最后帮助人类探究很多未知的科学。

演讲中,陈涛还通过列举AI目前在不同行业的深度应用能力,认为人工智能作为创新创业提供崭新的手段,让产业界、教育界与城市共同面向人工智能时代,携手共创美好世界。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开心穿越到了汉文化的发源地给大家讲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还有我们对于人才方面的思考。

其实人工智能这个技术大家现在都在谈,田老师用ABCD非常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社会上正在关注哪些技术。国家对人工智能技术非常关注,包括10月31日习总书记对人工智能所面临的形势,还有它所面临的机遇,伟大的意义,还有我们国家应该做的一些重点投入事实上进行了一个诠释,指示和要求。为什么人工智能那么重要,原先有很多的技术事实上是属于效率的工具,人工智能是生命力革命的工具。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技术在前一段时间非常流行,包括现在还有很多教育资源是通过网络的方式把优秀的老师,或者在线的上课方式和学生进行互联起来。以远程医疗为例,北京的专家其实一天最多工作10个小时,他把他的半个小时给了汉中的患者,北京的患者,或者是上海的患者就少了半个小时的服务时间。因此传统的工具很难解决优质资源的复制,因为它无法对优质资源的复制。但是无论从教育也好,还是医疗也好,现在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是对于优质资源的需求。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稍稍有点不一样,在这里面可以展开,也是在郭书记的大力鼓励下,我们科大讯飞在2017年推出了人工智能的医生,这个在半年时间之内学了53本医学院的教科书,200多万份病例,2017年8月份机器人参加了全国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大家知道中国事实上800万医生,获得执照的只有200多万。机器人参加考试以后,在50多万的考生里面,在只有不到50%的通过率下,我们获得了456分,相当于所有人类考生里面超过了96.2%的水平。也是在科大的支持下我们把这个系统部署到科大附院,我们会分析这个病因到底对不对,如果病因的确定性不是特别足的话,我们要进行哪些精准性的检验。在这里面有一些非常典型的,比如一个案例他们在地市有一个患者,他治疗了两个多月,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了两个多月没有效果,但是转入科大以后,有人工智能,进行共同诊断,发现根本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确定病因以后,患者一周就出院了。

人工智能可以学习顶尖专家知识,可以复制优质资源的技术。在工业革命时代,我们是把我们的体力劳动进行了替代,在信息时代,我们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信息获知的距离,使得信息的不对称性进一步缩减。在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在强人工智能领域,应该是人类最后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基因、生命等等很多问题应该是要交给强人工智能,我是说现在我们属于弱人工智能时代,根本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但是未来的强人工智能可以破除人的学习的瓶颈、记忆的瓶颈、算力的瓶颈,最后帮助人类探究很多未知的科学。

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现在世界所有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在中国,人工智能的技术我们是有优势的,比如说,2018年在感知计算领域,用计算机模拟人的五官的能力,还有用计算机学习人类现有的书本知识进行理解,进行知识推理方面,科大讯飞就拿了9个世界第一。在人工智能这个时代里面,整个中国的人工智能在产业界是有优势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从人工智能这样一个赋能体系来说,无论是给城市、产业、还是生活都是有非常多的应用机会,可以进行产业的升级、需求的重新供给。中科创大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如果按照传统手段是直线超车,难度是很大的。但是如果有了生产力革命性的工具,就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其实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缺口是非常巨大的,根据2017年对于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分析发展,全球51%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都在中国发生,但是中国只能供给全世界5%的人工智能的人才,包括核心技术人才,缺口大特别的事实上是应用型的人才的供给。经过教育部的初步估计,我们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口超过了500万,需求、机遇、趋势都在这里,我们该怎么样去应对。

中央和部委都在密集地出台一些政策。关键是如何去建立起来人工智能企业与教育界、产业界还有城市之间的协同。每一个技术加上产业联动,这次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一般的技术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们希望在有一些人工智能技术特点上面首先达成共识。第一个就是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其实它现在并不是万能的,比如说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解决法律,或者高智,进行文字推导的能力,虽然人工智能阅读理解已经接近普通人水平,当时在常识方面非常差。阿尔法狗和柯杰下棋的时候,它要耗2000、3000度电,但是柯杰只需要吃一碗米饭。现在考察人工智能的价值,要知道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另外人工智能是产品,人工智能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可持续发展性。如果持续的有专家,有数据,有应用场景,加上算法的支撑,它的IQ就可以从100到120,到150,说不定半年的时间就会发生变化,所以你要给人工智能一个场景使它不断的发展,这和原先我们买来以后就把它放到那切断和技术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三个人工智能是赋能的技术,就像电一样,先开始点亮灯泡,后面可以用到家电,用到产品等等。科大讯飞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的赛道里面,但是还有很多场景需要在座的很多高校的应用型的人才,或者是高校的老师,通过横向课题的方式,基于赋能的平台进行创新创业,这样才能够解决社会上面应用智慧化升级的问题。还有第四个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现在其实真正能商用的技术很少,不像数据库下载下来就可以用,这些技术的可成长性导致了这项技术一直都是扎根在BAT,加上讯飞,类似这种公司里面的,是很难去直接获得。怎么样去给教育界赋能?在这个里面,科大讯飞一直在思考到底怎么办,我们从产业界,从教育界,还有包括城市之间,怎么样打通这个路径。其实教育部也给出了这样一个大概的路径,包括建立科研体系,然后要有一个人才的培养体系,包括最后有一个产学研结合,产业落地的体系。在这里面,我们就可以发现,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还是城市也好,甚至上都有各自的定位。在这里面其实我们非常强调它是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比如说刚才郭书记也在讲,合肥市的发展要意识到把自己的问题来引导高校如何进行科研。特别在创新创业这个领域,如果要是高校摆脱了现在城市发展的需求,居民的需求,其实它是在做一些想象的创业。城市的发展在于哪里。大数据的发展事实上又在哪里,或者人工智能的技术怎么样发展,这需要我们的城市要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要把机制建立起来,比如说建立起来城市数据的汇聚,在保护公民隐私的情况下对于高校和企业充分开放。有了这些数据事实上才会成为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土壤。然后有了这些场景以后,高校的创新事实上才有目标。我们的人员,包括教师,包括学生才知道我不是坐在家里闭门造车,我们科大讯飞的技术,BAT的技术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它的逻辑是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同时政府应该率先在制度上给予一定的突破。

科大讯飞做了四个方面的实践,包括始终和国内和国际的高校合作,合作最紧密的还是科大,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处于国际领先。第二方面我们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和基础教育结合在一块。科大讯飞的大数据精准教学和人工智能做到什么程度,小孩子的试卷做完以后,包括他们的作文,我们都可以给出来一个更加准确的分数。而且对于作文可以进行逐字逐句的精批,他的语文和英文的写作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我们针对每一个小孩的知识点的欠缺,可以给出个性化的题库,使得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不需要做一样的试卷。事实上现在已经应用到了7000、8000的师生。第二个方面我们开创AI大学,对于AI的基本的逻辑,它必须具有可成长性,是一个有机物一样的东西,必须要把数据,专家,应用场景联合到一起,不断从80%的精确度提升到85%,90%等。科大讯飞在去年公开了人工智能大学,经过一年的时间,我们就面向社会的开发者培养出来了24万学员。最重要的是还做了一件事,我也是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执行董事,我们派了软件书记去这个学院,进行设计,把对软件开发人才人工智能开发人才的需求做出来一个量表,在四年的时间里,围绕这个量表对学生进行培训。根据统计在重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全国软件学院毕业生本年以后5800元的薪资,但是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虽然只是一个三本,他们的毕业生半年以后的薪酬超过平均水平50%,达到了9000块钱的水平。我们认为现在是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社会所急需的人才,人工智能人才方面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是要以终为始,来设计我们基本的课程。

我们现在做了一个人工智能培养的全景,围绕学科建设,横向课题、竞赛,还有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因为科大讯飞的生态有83万合作伙伴,他们需要有大量的人工智能的应用人才,特别是应用人才。但是他找不到,所以,人工智能把我们自己的有一些技术资源共享出来。第一个我们把深度学习平台拿出来,这样可以支撑学校的科研人员开展横向课题,去解决所面向的城市的问题。第二个我们把自己的产品拿出来,不止是给大家展示,还告诉大家怎么样做一个产品。做一个产品属于多学科,真正聚焦问题,聚焦解决方案的方式,而不是提供软件技术。最终目的是希望在创新创业,还有人工智能培养方面有四个呼吁。第一,我们是面向共识的合作;第二,我们面向信任的合作,这个信任事实上首先大家要信任人工智能是一项非常重要,了不起的技术。第三,我们是面向应用的合作,不是为了所有院校要研究工程核心技术,这方面需要的资源太多了;最终,我们面向未来的合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教育这方面,我们就像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我们不是简单的握手,我们必须是长久拥抱,才能为我们的教育,为我们的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

最后希望在汉文化的发源地讲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让人工智能为创新创业提供崭新的手段,让产业界、教育界,还有城市共同面向人工智能时代,携起手来,共创美好的世界,谢谢大家!

(来源:米库创业)

© 2017 Coolsite360-上海意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