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汉文化国际传播应用模式与商业模式研究

第五届全球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暨产教城融合发展论坛纪实

2018年11月3日至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指导、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支持、中关村中科创新创业教育基金会主办、北京中科创大创新创业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全球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暨产教城融合发展论坛”在陕西省汉中市隆重举行。“全球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是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高端品牌论坛之一,也是海内外知名高校和行业企业广泛参与,促进创新创业的国际性盛会。

本届论坛主题为“产教融合促进城市发展”。来自约500所高校的120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200多名来自政府、研究院、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和媒体的代表,总计约1500人出席了论坛。

国家一带一路十三五总课题组组长张健参加论坛并发表演讲,张健在演讲中提出了十三五阶段中华文化输出的创新模式研究。张健表示,十三五阶段成立了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为课题的承担单位,并在2017年6月23启动人民大会堂课题,课题研究三个内容,分作三个模式创新,分别为:概念创新、教育体系、产业体系。

下面为演讲实录:

今天我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是中华民族到了重新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的时刻,第二是十三五阶段中华文化输出的创新模式研究,这是今天我要介绍的两个问题。

我们这个机构已经存在14年了,最早是2005年国家筹备了传统文化课题研究小组,当时主要目标就是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但是通过一年的调查发现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自己民族缺少对于文化的教育的体系,也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理论支撑体系、师资体系,包括它的评价体系都没有。后来,我们的工作是系统地恢复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这一做就是13年,十一五、十二五做了13年的课题工作。

到去年十二五结底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涵盖汉文化教育多个方向的700本国家级教材的研发工作。中国要正式地向海外输出自己的文化。这是我们13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国家所强调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国家所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国学经典,这之外要有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三部分组成。在这期间,我们做完了传统文化的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师资理论、评价理论。

十二五阶段分了两个方向,一是教育部负责的,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的复兴实际在补充基础教育最大的一个薄弱点。建国到现在这么多年,也没有建立起来西方的人格教育课程,西方是有课程体系作为支撑的,它有两个核心点,一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以及维护生命的环境,二是责任,正直勇敢谦逊和持久性。

现在的技术教育出现问题,既没有中国的人格教育课程,也没有西方的人格教育课程,孩子的德育出现了大问题。另外是国家行政学院当时陈保生部长是党委书记,领导我们做了成人教育、社会教育、高等教育等课题研究。

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否定的时间太长了,而且真正把懂中国的文化的人熬的剩不下几个人了。我们想进行文化复兴,这是当时在做传统文化十一五、十二五研究的时候遇到的真实的情况。这是我们2012年出版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试验教材,系统地恢复传统文化必须要从中小学开始。我们第一次提出了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是完美人格教育,孩子们通过学习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绪。除此之外,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但是国家倡导百家思想争鸣,反对独尊某一门学科,所以低年纪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是基础,中年级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高年级到大学是道家思想等,这之外中国传统书法欣赏、绘画欣赏、音乐欣赏、词文化、茶文化,而且这些马上就要进入到道德体制。

2014年陈部长做教育部部长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公布传统文化要大范围进入中高考。按照当时的讨论语文阶段传统文化要占到30分。只有通过高考指挥棒、通过各种体系,才能够系统恢复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这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现在正在做一套小学语文教材,目前中国的教育,人格教育是一方面,还有一个语文教育出现了大问题。语文教育目的是什么?并不是为了诗字词作一个好的文章,应该传承文明、传承哲学,这才是它最早产生文字的目的。我们把中国历史、语文、国学,还有德育四科整合做了一个小学博文,应该明年初马上就要出版了。

之后文化复兴还是有一个大问题,没有老师。作为一个教师如儒释道兵以礼六个方面应该有基本的才能应该具备。为此跟人社部还有国家开放大学前期已经做了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古文教师的特殊培训,今年已经是第三年。还有新技术,通过区块链技术,这重点是海外汉文化国际传播的课程体系这方面的服务。

刚才谈到的是我们前边13年各地的工作。国内的工作基本上全部完成,现在涉及到海外。海外汉文化国际传播这个课题非常的沉重,我们以孔子学院作为主导体系的文化传播出现了很多的阻力。到底什么问题阻碍了文化的传播呢?我们通过调研和沟通,三个问题。

第一,孔子学院整个体系对于中国文化了解太少。其实国外非常喜欢中国文化,非常希望了解中国文化。但是我们孔子学院的教师体系并非受过系列的、完整的培训。文化传播到底传播的是什么?为什么老师不具备这个才能?太极、中医、剪纸一类,它们是中国文化,但是中国文化它只是一个代表,不是核心。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我们的先秦诸子思想,是我们的哲学,这是我们唯一能够跟国外进行抗衡的,完成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体系是别人不具备的,而且我们远远的高于西方的文化。

举个例子,西方讲究科学,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消灭的就是人类,中国讲究的是哲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比如说西方讲勇敢,中国讲正义;西方讲的是爱,我们讲的是人,中国文化远远高于西方文化。我们如何能够完整的阐述我们中国文化的我们的理论体系,在世界上得到这种语言发生的阵地,我们必须要先自己掌握这些东西,才能够往外的输出。所以这一点我们孔子学院的教师有多少人能够懂呢?比如说中国文化的核心,孔子的人,孟子的义,庄子的逍遥谁知道,多少人能够知道。这是外国人他想知道的。在世界上有两本书是发行量最大的,第一是《圣经》,第二是我们的《道德经》,还是不是《论语》。我们的文化输出体系,对于自己文化的掌握和理解太少了。

第二,意识形态的冲突。本来中西方就不一样,大家生存的法则不一样。但是我们能不能避免这个冲突。现在我们的海外汉教学也进入到中小学层面,这是下一个引爆点。

第三,产业化。每年会有大量的经费用在文化传播上,但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挣到这笔钱,外国人根本加入不进来。实现不了产业化的,我们的文化不能大范围的进入西方的文化传播体系,如何传播?这是现在我们真实面临的海外传播的问题。

十三五阶段成立了咱们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作为课题的承担单位,中央统战部统一领导工作。去年6月23的人民大会堂课题已经开始启动了,课题研究三个内容,分作三个模式创新。

第一,概念创新。要到海外建立研究体系,以汉学或者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作为一个新的概念研究体系。这个体系第一件事情为不同国家编出不同版本的汉语教材,英国版、德国版、法国版已经开始。给我们的任务,到明年就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马耳他、俄罗斯12个国家建立我们的汉学中心,为不同国家编著不同版本的汉语教材。现在我们的汉语教材需要转一个弯,我们能不能反过来拿汉语讲的他的历史文化,比如说我们跟历史文化讲法国的艺术,跟美国合作就讲美国的自由和民主。这样既能够展示我们大国的包容性的,同时也能够瞬间变成本土化教材,减少这种抵抗。

第二,教育体系。我们国内没有传统文化老师,国外仍然也没有,那我们跟每个国家一个大学合作,建立中国学院就为他培养高端的我们叫做汉学讲师。

第三,产业体系。每个国家我们会建立自己的市场的销售公司,全国品牌、连锁加盟,完整的一个大的商业体系。比如说我们的教材发行,全国的师资培训,有些政策派遣,大数据服务,另外海外的大学咱们要投资建设,它的资产管理跟国内的资产管理,国内还有一个大的汉学产业结合起来来做,一定要实现产业化。通过产业化建立传统文化的输出的第二个通道,主通道肯定还是孔子学院,我们做一个商业的辅助通道。

目前课题已经开启一年,欧美的工作完成了9个国家大学的合作,前期的汉学中心的筹备工作,大范围的成立汉学中心,应该在明年的4、5月份会大范围地在海外成立。我们跟美国、欧洲还有俄罗斯最难谈的国家都已经完成了谈判。同时,大学传播的产业化在国内需要一个战略支撑基地,汉学国际产业院这个也已经开始筹备建设,现在正在论证之中,今年年底能够完成国家级的相应论证还有发改委的项目入库问题。我们选址是在西安的周至县,这个中心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国际汉学的研究中心,第二是产业中心,第三是中医这方面的。

谈到中医,我还想再为中国的文化讲几句话,西医无法替代中医,西医是科学,但是中医是哲学,哲学永远高于科学。我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正在筹备一个培训,就是明年我们要为后年的汉学中心培养专业人员,三个证书,一个是高级汉学讲师证书,第二个是高级汉学商务师,帮助操作这个商务体系的,第三个是汉医,我们推出了汉医的概念。什么是汉医?首先它是中医,拿中医的哲学观去治病。第二,它是道医,我举个例子,可能有点悬乎,但是这是真实存在的,当时有人谈到道医两个功能是能够实现的,第一是企图,企图有一定的正式的流程跟它的一些口诀。第二是续命,道医能够延续人的生命。道医很神奇的,现在在中医院都有这个祝油科,其实有很多其他的办法能够解决一些纪念。

现在在整个产业园体系里,也正在做这个研究。像现在看到这么大一个园区,如何形成支柱产业,让它能够发展,这是最关键的。我讲一个产业链,比如说众多的产业园里,有附属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其中高中直接对海外12所大学有一个留学生的绿色通道,现在欧美开始限制中国孩子上学了,但是通过我们能够非常快速地输出。作为一个文化跟城市的结合,这是最关键的,给它带的是一个大的产业链,就会带动地区文化的发展。目前我们也在跟国内的一些大学合作,想先建立一个国际传播学院,把这些内容给固定下来。

(来源:米库创业)

© 2017 Coolsite360-上海意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