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专家+投资人宁延青,5.19号F5创新创业大会等你!

如今,消费升级的浪潮如火如荼进行,另一方面,关于“消费降级”的讨论甚嚣尘上。一时间,“佛系青年”、“衰”、“养生”、“保温杯里泡枸杞”等词组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在一部分人的餐桌上,小米粥与涪陵榨菜的组合,替代了刚刚兴起的轻食简餐。

摘要:

互联网老兵、索课科技创始人,辽沈知名天使投资人。上世纪90年代公职下海,在通信和互联网行业从业20余年,先后从业东方通信、千夜网、龙邦国际传媒、盘古网络、索课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和集团企业,原千夜网早期团队成员、盘古网络副总经理、百度河北营销中心总经理、中国在线教育百强企业创始人。互联网圈创业大咖、资深互联网全域专家、创业导师。

 

从消费结构看改革开放

 

如今,消费升级的浪潮如火如荼进行,另一方面,关于“消费降级”的讨论甚嚣尘上。一时间,“佛系青年”、“衰”、“养生”、“保温杯里泡枸杞”等词组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在一部分人的餐桌上,小米粥与涪陵榨菜的组合,替代了刚刚兴起的轻食简餐。

70年代初出生的宁延青,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见证者和亲历者。“那个年代,我们吃的东西和现在孩子们的饮食大不相同。过去我们是想着吃饱,解决温饱问题就行,现在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个早餐都要去连锁店了。”宁延青笑着说道。

消费升级的本质是指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层次的提高。消费升级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时间提出来的,很难说出一个准确的时间节点。然而之所以能有升级,恰是因为广大群众充分发现和认识到了消费差距。宁延青认为,判断消费究竟是升级还是降级,需要从两个维度考虑:一是消费规模的升降,二是消费内容是否真正存在变化。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双创的浪潮下,人们的消费规模依然在稳步提升,并没有所谓的降级。比如说:小长假期间,高速路上依然车满为患、近年来出境游热潮也是持续火爆等等。我们不能从消费规模上片面的判断消费是否真正存在降级。第二个方面,从消费内容上来看,消费的方向的确发生了变化,但这种方向上的变化实际上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必然会发生的改变。“涪陵榨菜”、”桃李面包”受到追捧,就说整个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这种观点略显片面。就拿涪陵榨菜来说,随着消费者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于无品牌、小企业生产的产品选择倾向将逐渐降低,市场份额也将逐渐向龙头企业集中,这是很正常的市场规律。

有人有这样的疑惑:消费者开始进行弱化品牌的实用主义消费,是不是也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消费观念并没有什么改变呢?宁延青谈道:“中国的GDP增速虽然放缓,依旧走在世界前列,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不否定人们对消费的谨慎度是有所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可能从只追求好变为更加在意产品性价比,从宏观数据上来看,消费并没有明显的降级,相反却呈现出稳中有升的一个状态,绝大部分的中国消费者,还在享受着消费带来的快感与愉悦。”消费升级,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突破体系,走出老工业基地的新道路

 

当前,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新旧动力转换受阻、创新创业活力不足等现实困境。如何转型升级,是多年来被人们持续关注的问题。

宁延青认为:我们习惯于谈到东北是老工业基地,但其实像与为国家提供木材、石油、机械装备一样,农业同样关系国家命脉。东北是中国的粮仓,农业也能够促进甚至带动东北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农业自身的发展可以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是东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东北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出现在,耕作自动化、生产流程、售卖过程、产业链条等方面依然停留在较落后的半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手段上。未来,东北地区在现有的农业的发展基础上,在生产流程、流通手段上应该采用现代化措施促进其发展,真正地利用好东北的自身优势,做好农业品牌、提高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东北地区农业基础已经非常牢固,农业自身的发展,再加上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富农政策,让当地老百姓得到实惠,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城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工业发展当中,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企业的平均规模大,大型企业数量多,而中小企业数量少,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配套水平较低,以致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出来。其次,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过高。我们把整个工业流程封闭在一个国有企业和公有制经济的独立链条当中,民营企业参与的少之又少,这就会导致一种经济体制出现困难以后,其他的经济类型无法实现补给,我们没有在本地实现一个私有经济和公有经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互相配套、交叉,融合形成一个产业链条网络的一个布局。我们应该尝试打破这种局面,适当地在配套和服务的环节向民营企业抛出橄榄枝,精诚合作,携手共赢。如此,一种产业链条不单纯的固化成一种经济体制表现,自然就会在不同的时代相互补给,老工业基地也就会焕发出新的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审时度势,切中事理,未来可期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转型升级的轨道,从投资拉动到创新驱动,从传统产业到“互联网+”。在此形势下,作为稳增长、保就业、促转型的重要抓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却是一场“蝶变”之旅。

宁延青在采访中谈到:一个“创”字,说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从无到有,从旧到新,需要的却是勇气、坚持和信心。往往想法很多,创意很多,但是很难突破自我,很难脱离现状,很难摆脱条条框框、旧思维、旧模式的束缚。创业者们不仅要做到心动到行动、从梦想者到实践者的转变,还要切忌盲目创业。创业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对于创业扶持,国家极尽呵护之意,但这不代表这创业成功率就提高了。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要寻找到真正需要被解决的需求。

对于已经在创业路上的创业者,宁延青强调:一定要不断打磨商业模式,确保收支平衡。原发创业项目一定要贴近生活,做确确实实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所沉淀的事,选择对的人在一起做对的事情。要用谈恋爱的心态去接受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

创业维艰,对于那些在创业路上遇到挫折的人,我们也应予以宽容和耐心。试错常常是创新难免的成本和路径,有时也是成功的铺路石,我们把关注、赞赏的目光更多投向那些创业成功者的同时,也理应给那些暂时的创业失败者、受挫者以扶助和宽慰,这样的文化,照亮创业者们的现实之路。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刻删除)

© 2017 Coolsite360-上海意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