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接受记者采访,在成立三年多的时间里,星瀚梳理出一套完整的投资逻辑以及投后管理体系投资了众多优质项目,同时出类采访了其他机构投资人,从不同角度评价了星瀚的“打法”。
摘要:
杨歌,星瀚资本创始人,英谊资管创始合伙人。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士。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科技部人才中心科技创新创业导师团特聘导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认证课程导师,清华大学创业学分课荣誉导师,凤凰学院执行院长。
1985年生于北京。2003年毕业于北京五中考入清华大学,大学期间成 绩优异荣获一等奖学金,后于07年与09年获得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 。 自在校期间起连续创业,先后创立青年精英商业联合汇(CAYE凯业网),东信康达数字医疗,清远阳明科技等七家企业 ;创业期间荣获国家改革开放30周年企业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刊登学术论文于国家学术期刊。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加入KPMG(毕马威)咨询公司、大江投资公司、北京信托,任咨询师、副总裁、投资总监等职务。 2011年起从事私募股权投资行业,2015年与合伙人杨赞松、杨彬、朱博文创办星瀚资本,并主导投资了言几又、心上、V.Fine Music、德师傅、户外星球、甲加由、Propel(x)、旷盛动漫、仔皇煲、丸初等数十家优质企业。2016年被评为中国创新创业新锐领袖人物。
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接受记者采访,在成立三年多的时间里,星瀚梳理出一套完整的投资逻辑以及投后管理体系投资了众多优质项目,同时出类采访了其他机构投资人,从不同角度评价了星瀚的“打法”。
6月14日下午两点半,杨歌坐在浦东工商行政管理局一角的圆桌上吃着快餐,桌子对面坐着鲜世纪创始人廖川,两个人利用中午的时间短暂的碰了个面。与此同时,杨歌也在远程和龙龙蛋创始人祁建华一起处理龙龙蛋投后会议的相关事宜。在见到出类记者后,杨歌立即擦了擦嘴,飞速地收拾桌子,招呼记者入座。
“不好意思让你们奔波了,时间有点赶,不然咱们加快语速开聊?”简短的寒暄后,杨歌直奔主题,一个小时后他还要参加一场培训活动。
此时,距离他创立星瀚已经过去三年多,如同精密齿轮般运转的生活已经持续了1000多个日夜。“我有一个7×8的表格,每天分为8个时间段,一个时间段为一个半小时,平常一个半小时内要看两个项目,一个投后。机构成员都是向我助理要时间,按照优先顺序往里面填充。”杨歌语速飞快、声调有力。
成立近四年,星瀚资本投资了铅笔道、鲲云科技、时代农信、甲加由、鲜世纪、旷盛文化、心上、皮皮鲁、亿幕、V.Fine、德师傅、科百科技等为代表的30余个项目。
对杨歌的好奇,停留在他如何理性的克制自己的投资欲望,在创业红海里做到精准射击,其策略体系能否支撑星瀚资本穿越时间周期,逐步成为顶级机构?
在一个小时的谈话期间里,杨歌多次在三个手机之间来回切换,迅速简短的查看、回复消息。但这几乎没影响到他的思辨能力,他总能在记者问完之后第一时间给出真诚、详尽的回答。
我不投不代表我不看,投得晚不代表我不懂
2017年,杨歌在张江985平台结束课程后,被其平台负责人拉住:“杨总,给你推荐一个项目叫鲲云科技,我平时不给你推荐项目,就给你推荐这一个,这项目也是人工智能背景的。”
“看完项目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很喜欢,既有科技价值,又有商业价值,而且技术、理念都是很过关的。”杨歌毫不掩饰对于鲲云科技的欣赏,更让他惊叹的是,鲲云科技创始人陆永青在公司只占据了10%的股份,“很高风亮节的一个人,这是非常少见的。”
但面对心动的项目,杨歌有些担忧,“我害怕自己太过于喜欢这个项目而掩盖了自己的判断。”为了不产生价值偏差,杨歌充分听取了其他合伙人及同事的意见,结果星瀚资本内部全票通过,这让杨歌觉得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星瀚资本投资总监魏坤透露,“在大家都赞同投资后,杨总反而产生了一些疑虑。”
“不只是鲲云科技,任何一个团队只有技术和强大的背景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具有强烈的商业能力,就是说从技术到产品到营销再到市场,这个过程能落地,能见到钱。”杨歌把这些归结为四个意识,即资本意识、品牌意识、运营管理意识以及前沿意识。经过一周左右的考察,星瀚资本决定出手。
杨歌“挑剔”的风格无疑也在影响着机构出手的速度,从2017年开始,星瀚资本投资的频率相对以往有所降低,杨歌总结于“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而针对2016年的风口——新零售以及今年火热的区块链和小程序,星瀚资本也一直处于观望状态,杨歌的解释是小程序和新零售都是阶段性的产物,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非要硬把它搞成一个大行业,那里面就会产生很多泡沫。”
在丰厚资本联合创始人吴智勇看来,“星瀚资本的打法是点射型,对项目都是精准射击,不会盲目扫射。这其实和杨歌不无关系。”2016年,互联网、O2O相关的风口正盛。杨歌反而认为这不是投资的绝佳机会,大家都追的风口不一定能赚钱,“我一贯的理念是不愿意炒作风口,还是要踏踏实实去做。”
与此同时,杨歌观察到民生的根本——农业一直鲜有人注意,他觉得如果能把农业产业与互联网结合,这将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国家主张PPP和政府引导资金带动产业基金的政策更加坚定了杨歌的想法。他找到了农业供应链项目甲加由创始人王灵光,王灵光出生乡村,家里三代都是农户,对于农业种植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身为农商学的博士,王灵光善于运用商业管理、技术管理等方法对行业进行整合。
“其实,投的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他们做的非常成功,估值2年翻了30多倍。”
“在当时大家都扎堆垂直电商、智能硬件的领域时,杨总却抱着对于普世价值的追求,敢于投资相对冷门的农业项目,这也是我敬佩杨总的一个点。”魏坤说。
英诺天使合伙人王晟与杨歌相识多年,在他看来,杨歌这种克制自己欲望,注重价值的投资方式是少之又少,“投资人在约束自己、克制自己投资冲动的时候内心其实是挣扎的,更是痛苦的,但是杨歌做到了。”
“我不投不代表我不看,投得晚不代表我不懂。就以区块链为例,你知道火热但没研究清楚就决定投,这叫投机行为,只有在研究透彻产业的核心驱动力以及结构等众多因素之后的投资才是有价值的投资。”杨歌认为,只有这样,机遇来了,你才知道这是一个机遇,你也能认识到30分和100分的机遇的区别。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刻删除)
© 2017 Coolsite360-上海意派 All Rights Reserved.